专利摘要:
於質量轉移柱中之橫流式塔板係設有下導管,該等下導管具有一或多個壁面,該等壁面由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延伸至低於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在下面者的塔盤板之高度。該等下導管壁面被連接至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且對於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提供結構性支撐。
公开号:TW201302280A
申请号:TW101117325
申请日:2012-05-16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Darran Matthew Headley;David R Ewy;Gary W Gage
申请人:Koch Glitsch Lp;
IPC主号:B01D3-00
专利说明:
下導管樑的使用以支撐於質量轉移樑內鄰接的橫流式塔板及涉及其等之方法
本發明大致上有關用於在質量轉移柱內支撐蒸氣-液體或液體-液體橫流式塔板的設備及方法,而質量轉移及/或熱交換製程發生在該質量轉移柱中,且更特別地是有關用於使用一種此橫流式塔板來支撐鄰接的橫流式塔板之設備及方法。
橫流式塔板被使用在質量轉移柱內,以促進在該質量轉移柱內以逆流關係流動的流體流間之相互作用。如在此中所使用,該質量轉移柱一詞係不意欲受限於質量轉移柱,其中質量轉移係該質量轉移柱內的流體流之處理的主要目的,但同時亦意欲涵括各種管柱塔,其中熱轉移而非質量轉移係該處理之主要目的。該等流體流典型為一上昇之蒸氣流及一下降的液體流,在該案例中,該等橫流式塔板一般被稱為蒸氣-液體之橫流式塔板。於一些應用中,兩流體流為液體流,且該等橫流式塔板一般被稱為液體-液體橫流式塔板。在又其他之應用中,該上昇之流體流為氣體流,且該下降之流體蒸汽為液體流,於此案例中,該等橫流式塔板被稱為氣體-液體橫流式塔板。
該等橫流式塔板之每一者具有一平面式塔盤板,該上昇之流體流及該下降的流體流間之相互作用發生在該平面式塔盤板上及在該平面式塔盤板上方;複數孔口,以允許該上昇之流體流向上通過該塔盤板及進入該下降的流體流,以建立一泡沫或混合物,其中該想要之質量轉移及/或熱交換發生;及至少一支下導管,其將來自該相關塔盤板的下降流體流引導至一在下方的橫流式塔板上之塔盤板。該等橫流式塔板以直立地隔開之關係被定位在該質量轉移柱內,使該等塔盤板之每一者水平地延伸至充填該質量轉移柱之整個內部橫截面。
具有位在該塔盤板之一端部的單一側面下導管之橫流式塔板係已知為單向塔板。於典型那些涉及較高的下降液體流動速率之其他應用中,多數下導管可被使用在一些或所有該等接觸塔板上。譬如,於雙向組構中,雙邊下導管被定位在一橫流式塔板的相對端部,且單一中心下導管被定位在該下方橫流式塔板的中心中。於四向組構中,一接觸塔板具有雙邊下導管及一中心下導管,且該下方接觸塔板具有二偏心下導管。
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典型係藉由夾子來鎖固,以支撐被焊接至該質量轉移柱殼體的內表面之環件。該等下導管壁面通常亦在其相對端部被以螺栓鎖至螺栓連接條棒,該等螺栓連接條棒亦被焊接至該質量轉移柱殼體的內部表面。於一些應用中,諸如於較大直徑的質量轉移柱中及於振動力有利害關係的質量轉移柱中,其係已知藉由使用主樑、格柵桁架、或吊架之系統將進一步支撐件加至該塔盤板之各部份,以將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連接至直接地位在上面、或下方之類似塔板的下導管壁面。當吊架被利用時,該等下導管壁面用作樑柱,以承載該被耦接塔板之負載的一部份,藉此減少頂抗該塔盤板之上舉的下垂及加勁。然而,這些吊架及其他結構增加設計之複雜性,且增加該橫流式塔板之製造及安裝的成本。如此對於支撐及加勁該塔盤板而同時減少源自吊架及其他結構之傳統應用的缺點之方法出現一種需求。
於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針對與下橫流式塔板形成一對的上橫流式塔板,用於促進質量轉移柱中的流體流間之相互作用。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每一者具有一塔盤板,該塔盤板設有多個孔口及一下導管。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或全部包括一壁面,該壁面由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往下延伸至低於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另一者的塔盤板。該下導管之壁面被連接至用於該等塔盤板兩者之結構性支撐及為該等塔盤板兩者提供結構性支撐,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支撐角形件沿著該壁面的上及下邊界延伸,以提供水平表面,該等塔盤板之弦狀邊緣被以螺栓鎖定或以別的方式鎖固至該水平表面。一入口嵌板被定位來關閉該下導管之底部,且排放開口係在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另一者的塔盤板上方之位置被提供於該下導管之壁面中,以致液體係由該下導管排放、經過該等排放開口、及至該塔盤板上。該入口嵌板係亦鎖固至該下導管之壁面或與該下導管之壁面耦接。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下導管係一中心或偏心的下導管,使該等壁面之其中二者以隔開及平行地延伸之關係來定位。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下導管係僅只具有該等壁面之其中一者的側面下導管。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針對質量轉移柱,其中上面所敘述的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係以水平地延伸及直立地隔開之關係來定位。
於進一步態樣中,本發明係針對使用被定位在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的一或多個、或全部塔板上的下導管,在質量轉移柱中支撐上面所敘述之橫流式塔板的塔盤板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沿著該下導管之壁面的所有或大體上所有該弦狀長度,將該下導管之壁面的上邊界鎖固至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之步驟;及沿著該壁面的所有或大體上所有該弦狀長度,將該下導管之壁面的下邊界鎖固至該等橫流式塔板之放在下面者的塔盤板之步驟。該方法亦包含將該等塔盤板之周邊部份支撐在圓周支撐環件上之步驟,而該等圓周支撐環件被鎖固至該質量轉移柱之殼體的內表面;及將該下導管之壁面的相對端部支撐在螺栓連接條棒上,而該等螺栓連接條棒被固定至該殼體的內表面。
現在翻至該等圖面,而更詳細地及最初參考圖1,適合供使用於各種製程的質量轉移柱大致上係藉由該數字10所代表,其中質量轉移及/或熱交換係意欲發生於逆流-流動的流體流之間。質量轉移柱10包含直立、外部殼體12,該外部殼體12之組構大致上為圓柱形,雖然諸如水平之其他方位、及包含多邊形的組構係可能的,且係在本發明之範圍內。殼體12具有任何合適之直徑及高度,且係由一或多個堅硬的材料所製成,該等材料想要地是對於該質量轉移柱10的操作期間所存在之流體及條件為不活潑的,或係以別的方式與該等流體及條件相容的。
質量轉移柱10係一種被使用於處理流體流、典型為液體及蒸氣流的轉移柱,以獲得分餾產物及/或以別的方式於該等流體流之間造成質量轉移及/或熱交換。譬如,質量轉移柱10可為一種轉移柱,並在其中發生原油常壓、魯勃潤合成真空、原油減壓、流體或熱裂解分餾、焦化或減粘分餾、焦炭洗滌、反應器排氣洗滌、氣體介質淬火、食用油除臭、污染控制裝置洗滌、及其他製程。
該質量轉移柱10之殼體12界定一開放的內部區域14,該等流體流間之想要的質量轉移及/或熱交換發生在該內部區域14中。通常地,該等流體流包括一或多個上昇之蒸氣流及一或多個下降的液體流。另一選擇係,該等流體流亦可包括上昇及下降的液體流兩者或一上昇之氣體流及一下降的液體流。
該等流體流經過沿著該質量轉移柱10之高度被定位在適當位置的任何數目之進給管路16被引導至該質量轉移柱10。一或多個蒸氣流亦可在該質量轉移柱10內被產生,而非經過該等進給管路16被導入該質量轉移柱10。該質量轉移柱10典型將亦包含一用於移除蒸氣產物或副產物的上方管線18、及一用於由該質量轉移柱10移除液體產物或副產物的底部流去除管線20。其他典型存在的質量轉移柱零組件、諸如回流管線、再沸器、冷凝器、蒸氣喇叭口、與類似者等係未在該等圖面中被說明,因為它們本質上為傳統的,且這些零組件之說明不被相信為用於理解本發明所需要者。
該質量轉移柱10包含一通行道22,其提供一經過該殼體12的預選直徑之可以關閉的開口,以允許人們進入及離開該質量轉移柱10內的內部區域14,諸如用於定位在該質量轉移柱10內的內部裝置之安裝、檢查、及修理或替換。於該等內部裝置之安裝或移除期間,該通行道22亦具有允許該等各種質量轉移柱內部裝置之零組件部分通過該通行道22的作用。該通行道22被顯示為定位靠近該質量轉移柱10的底部,以允許人們進出該通行道22,而不需使用梯子或台架,但該通行道22或多數通行道22可被定位在其他位置。
另外翻至圖2-7,根據本發明所製成的任何想要數目之成對的上橫流式塔板24及下橫流式塔板26,係以相對於彼此直立地隔開之關係被定位在該質量轉移柱10內的開放式內部區域14內。該等上橫流式塔板24之每一者包括一大致上平面式塔盤板28及一中心下導管30,該中心下導管30承接流動越過該塔盤板28的液體流,並將該液體流運送至該在下方的下橫流式塔板26。該塔盤板28係由互連的個別嵌板32所形成,該等嵌板32之每一者的尺寸被設計成可通過該通行道22。大部份塔盤板28包含孔口34(圖2),以允許上昇之蒸氣、氣體或液體流通過該塔盤板28,用於與一沿著該塔盤板28的上表面行進之液體流相互作用。於該等所附圖面中,僅只一些該等孔口34被說明在圖2中,但應了解該等孔口34將通常被分佈越過該上及下橫流式塔板24及26的每一者中之塔盤板28的所有表面,除了在下面所敘述之入口嵌板以外。
該等孔口34可為呈簡單之篩孔或方向性百葉窗式氣縫的形式,或它們可包含諸如固定式或可運動閥門的結構。該塔盤板28含有該等孔口34的部份係已知為該上橫流式塔板24之活動區域。該塔盤板28的兩端部通常係無孔的,且用作一入口嵌板36,以承接於該等側面下導管內往下流動在該在下面的下橫流式塔板26上之液體(圖5)。該塔盤板28的端部可包含氣泡促進器或其他結構,以允許該上昇之流體流向上地通過該塔盤板30的端部。
該在下方之橫流式塔板26同樣地包括塔盤板28,其由互連的個別嵌板32所形成,且含有如上面所述型式之孔口34。該下橫流式塔板26之塔盤板28的中心部份係無孔的,且在液體往下流動經過該在下面的上橫流式塔板24的中心下導管30之後,用作一用於承接該液體的入口嵌板38。側面下導管39被定位在該塔盤板28之相對端部,以承接沿著該塔盤板28流動的液體流,且接著將該液體流運送至該下一對位在下方之橫流式塔板24與26中的上橫流式塔板24。
於每一上橫流式塔板24中的中心下導管30包括一對隔開、平行之壁面40,該等壁面40以弦狀之方式延伸越過該質量轉移柱10內之開放的內部區域14。每一壁面40的相對端部42被以螺栓鎖至螺栓連接條棒44,該等螺栓連接條棒44被焊接至該殼體12的內部表面,如於圖7中所最佳顯示者。許多隔開的撐臂46垂直地延伸於該中心下導管30的壁面40之間,且以螺栓鎖至該中心下導管30的壁面40,以加勁及維持該等壁面40間之想要的間距。
如在圖6及7中所最佳顯示,該上橫流式塔板24的塔盤板28係沿著其周邊支撐在一圓周地延伸的支撐環件48上,而該支撐環件48被焊接至該殼體12的內部表面。藉由將該塔盤板28的一邊緣部份以螺栓鎖至支撐角形件50之水平支腳,該中心下導管30的任一側面上之塔盤板28的半球形部份之弦狀邊緣係亦沿著該中心下導管30之每一壁面40來支撐,而該支撐角形件50係依序沿著該中心下導管30之壁面40的頂部邊界以螺栓鎖固。該支撐角形件50由該壁面40的一端部縱向地延伸至該相對端部。其他型式之緊固件可被使用來代替該支撐角形件50,或除了該支撐角形件50以外可使用其他型式之緊固件,以將該塔盤板28之邊緣接合至該壁面40。該支撐角形件50之直立支腳50用作一出口堰52,以在溢出該出口堰52及進入該中心下導管30之前造成該塔盤板28上之液體流或泡沫累積至一預選深度。
按照本發明,該中心下導管30的壁面40往下延伸在該下方橫流式塔板26的塔盤板28之平面下方,且起作用來互連及增加該成對的上橫流式塔板24及下橫流式塔板26之硬度。每一壁面40的下緣係藉由一支腳54支撐在該壁面40之兩端部,該支腳54被焊接至該壁面40的下緣,且以螺栓鎖至一腳墊56,該腳墊依序被焊接至該殼體12的內部表面。一對支撐角形件58及60沿著每一壁面40之相向兩側延伸,使每一支撐角形件58及60係以螺栓鎖至每一壁面40的下邊界,以呈現由該壁面40於相反方向中向外延伸的水平支腳,且位於該橫流式塔板26的塔盤板28之下及支撐該橫流式塔板26的塔盤板28。該等支撐角形件58及60由該壁面40的一端部縱向地延伸至該相對端部。該塔盤板28之活動區域的弦狀邊緣部份被夾在撐條板62及該支撐角形件58的水平支腳之間,並以螺栓鎖至該撐條板62及該支撐角形件58的水平支腳。該塔盤板28的入口嵌板38之弦狀邊緣可被以類似之方式鎖固,或其可僅只停靠在另一支撐角形件60之水平支腳。其他型式之緊固件可被使用來代替該等支撐角形件58及60與撐條板62,或除了該等支撐角形件58及60與撐條板62以外可使用其他型式之緊固件,以將該塔盤板28之邊緣及/或入口嵌板38接合至該壁面40。該塔盤板28之周邊被支撐在一圓周支撐環件64上,該圓周支撐環件64被定位在高於該等腳墊56之高度,且被焊接至該殼體12的內部表面。
該中心下導管30之壁面40包含一系列水平修長的排放開口66,該等排放開口66沿著該等壁面40之水平長度被定位在該在下方之橫流式塔板26的塔板嵌板28之位置,以允許液體在下去至該入口嵌板38上之後離開該中心下導管30。該等排放開口66之每一者的下緣被定位在該塔盤板28之平面中,且該等排放開口66之每一者的上緣係在該下緣上方隔開一段預選距離,以建立該下導管間隙。藉由該等排放開口66所呈現之開放區域被設計來允許該想要之體積測定的液體流動離開該中心下導管,同時阻礙上昇經過該塔盤板28的活動區域中之孔口34的蒸氣或液體經過該等排放開口66進入該中心下導管30。於該中心下導管30中,藉由該等壁面40的其中一者中之排放開口66所呈現的開放區域可為與藉由該等壁面40的其中另一者中之排放開口66所呈現的開放區域相同,以致經過該等壁面40的其中一者中之排放開口66所排放的液體之數量係約略等於經過該等壁面40的其中另一者中之排放開口66所排放的液體之數量。另一選擇係,藉由該等壁面40的其中一者中之排放開口66所呈現的開放區域可為與藉由該等壁面40的其中另一者中之排放開口66所呈現的開放區域不同,以致不同數量的液體係經過異於該另一壁面40的一壁面40中之排放開口66所排放。
往下延伸該上橫流式塔板24的中心下導管30之壁面40至低於該在下方之橫流式塔板26的塔盤板28,允許沿著每一壁面40之全部或大體上全部長度、及沿著該塔盤板28之弦狀長度使每一壁面40的下邊界與該塔盤板28互連,而非僅只在沿著此長度之各別位置互連,如藉由傳統方法所達成者。該上橫流式塔板24的中心下導管30之壁面40如此提供一更堅硬及牢固之方法,用於支撐該下橫流式塔板26之塔盤板28,且在較大直徑之質量轉移柱10中允許橫跨較大的距離,以及減少待使用於給定直徑之質量轉移柱10的下導管壁面厚度。此外,用於相較於主樑、格柵桁架、或吊架之系統被使用來對該塔盤板28提供增加的支撐之本方法,本發明之支撐系統的製造成本及安裝時間係顯著地減少。
定位在該下橫流式塔板26之支撐塔盤板28下方的中心下導管30之壁面40的下部亦可被用作撐臂(未示出)用之錨固件,其往下延伸至將一對上及下橫流式塔板24及26連接至一對在下方的上及下橫流式塔板24及26,以提供甚至較大的強度及硬度。如能夠在圖4中看出,由該等壁面40的下緣往下延伸之凸耳67可被用作該等撐臂的一端部用之附接點。於該對在下方的上及下橫流式塔板24及26中,該等撐臂之另一端部可被附接至該上橫流式塔板24中之支撐角形件50。
於所說明之雙向組構中,雖然使用該等隔開之壁面40來支撐該在下方的塔盤板28已相對於中心下導管30被敘述,應了解於四向及其他多向組構中,該等偏心下導管之壁面可被以相同的方式製成。這被本發明所考慮且係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同樣地,如能夠在圖3及5中看出,在該下橫流式塔板26的相對端部上之側面下導管39可使用一壁面68被製成,該壁面68以與上面所述的中心下導管30之壁面40相同之方式製成。該壁面68之相對端部70(圖3)被以螺栓鎖至螺栓連接條棒72,該等螺栓連接條棒72被焊接至該殼體12(未示出)的內部表面,且支腳74被使用於將該壁面68的下緣支撐在焊接至該殼體12的腳墊76上。支撐角形件78沿著該壁面68的頂部邊緣延伸,且具有一支撐該下橫流式塔板26之塔盤板28的弦狀邊緣之水平的支腳、及一向上延伸至高於該塔盤板28的平面之直立支腳,以形成用於該側面下導管39的出口堰。於該在下方的塔盤板28之高度及延伸高於該在下方的塔盤板28,排放開口80係沿著該壁面68的下邊界定位。支撐角形件82及84被沿著壁面68的下邊界及本水平支腳以螺栓鎖固,以支撐該塔盤板28之弦狀邊緣及一在下方的上橫流式塔板之入口嵌板36的弦狀邊緣。一或多個撐臂86係在一端部以螺栓鎖固至該壁面68,且在該相對端部被焊接至該殼體12的內部表面,以穩定該壁面68。該等支撐角形件78、82及84由該壁面68的一端部縱向地延伸至該相對端部。其他型式之緊固件可被使用來該等支撐角形件78、82及84代替,或除了該等支撐角形件78、82及84以外可使用其他型式之緊固件,以將該塔盤板28之邊緣及/或該入口嵌板36接合至該壁面68。
藉由將該下橫流式塔板26的側面下導管39之壁面68的下邊界沿著所有或大體上所有其弦狀長度互連至該在下方的上橫流式塔板24之塔盤板28及入口嵌板36,藉由利用該壁面68之強度,該下橫流式塔板26之側面下導管39的壁面68以與該上橫流式塔板24的中心下導管30之壁面40相同的方式起作用,以對該下方的上橫流式塔板24提供較大的支撐。被定位在該被支撐的塔盤板28下方之壁面68的下部份亦可被用作撐臂(未示出)用之錨固件,該等撐臂往下地延伸,以將一對上及下橫流式塔板24及26連接至一對在下方的上及下橫流式塔板24及26,以提供甚至較大的強度及硬度。
於圖8-19所說明之具體實施例中,該中心下導管30的壁面40係以二件式結構所形成,以允許該等個別之零組件通過該質量轉移柱10的殼體12中之通行道22。該壁面40的上部直立地延伸,且該壁面40的下部亦直立地延伸,但係由該上部偏置達一轉折,以致與該頂部作比較,該中心下導管30或該側面下導管39的下部具有一縮減之水平橫截面。端板88亦被使用於圖8-16中所顯示之具體實施例,以抵靠著該傾斜之螺栓連接條棒44密封該壁面40之相對端部42。於圖16-19中所顯示之具體實施例中,該選擇性支腳54及腳墊56被移去。於圖20-25中所顯示之具體實施例中,加強件90被鎖固至該壁面40,以進一步增強該壁面40頂抗偏轉。
本發明包含支撐該質量轉移柱10中的上及下橫流式塔板24及26之塔盤板28的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將該中心下導管30之壁面40及該等側面下導管39的壁面68延伸低於該在下方的塔盤板28,及接著藉由沿著該等壁面40與68及該塔盤板28的所有或大體上所有該弦狀長度來將該等壁面40與68的下邊界鎖固至該塔盤板28而局部地支撐該塔盤板28,以配對或耦接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24及26的步驟。該塔盤板28係藉由沿著該等壁面40與68及該塔盤板28的所有或大體上所有該弦狀長度將該等壁面40與68的上邊界鎖固至該塔盤板28所局部地支撐,而液體係由該塔盤板28餵入該中心下導管30或該側面下導管39。
由該前文,其將被看出本發明係一很適合來獲得上文所提出之所有該等目的及目標隨同該結構所固有之其他優點的發明。
將被了解某些特色及次組合係有用的,且可與其他特色及次組合無關地被採用。這被本發明所考慮且係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既然很多可能之具體實施例可被本發明所作成,而未由其範圍脫離,將了解在此中所提出或在該等所附圖面中所顯示之所有事物將被解釋為說明性及非於限制性之意義中。
圖1係質量轉移柱之側面正視圖,其中質量及/或熱轉移係意欲發生,且其中該質量轉移柱殼體的一部份被破開,以顯示本發明之橫流式塔板;圖2係在圖1中所顯示之橫流式塔板的頂部平面圖;圖3係圖1之一對橫流式塔板的頂部立體圖,顯示該上塔板的下導管壁面延伸在該下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下方及支撐該下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圖4係該下導管壁面系統的頂部立體圖,該下導管壁面系統被使用於支撐該下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圖5係在直立剖面中所取得的一系列該等橫流式塔板之片段側面正視圖;圖6係該對橫流式塔板之片段側面正視圖,顯示該等下導管壁面的其中一者支撐該上及下橫流式塔板兩者之方式;圖7係該對上及下橫流式塔板由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的片段前面正視圖,顯示該等橫流式塔板被支撐在該質量轉移柱殼體上之方式;圖8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二具體實施例;圖9係來自圖8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8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圖10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三具體實施例;圖11係來自圖10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10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圖12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四具體實施例;圖13係來自圖12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12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圖14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五具體實施例;圖15係來自圖14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14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圖16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六具體實施例;圖17係來自圖16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16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圖18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七具體實施例;圖19係來自圖18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18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圖20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八具體實施例;圖21係來自圖20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20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圖22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九具體實施例;圖23係來自圖22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22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圖24係類似於圖6中所顯示之視圖的片段側面正視圖,但顯示該下導管壁面之第十具體實施例;及圖25係來自圖24之該對橫流式塔板的片段前面正視圖,但由圖24中所顯示之視圖旋轉90度。
权利要求:
Claims (20)
[1] 一種與下橫流式塔板形成一對的上橫流式塔板,用於促進質量轉移柱中的流體流之間的相互作用,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每一者具有一塔盤板,該塔盤板設有孔口及下導管,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包括一壁面,該壁面由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往下延伸至低於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另一者的塔盤板,其中該壁面被連接至用於該等塔盤板兩者之結構性支撐及為該等塔盤板兩者提供結構性支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對的上橫流式塔板及下橫流式塔板,其中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係中心或偏心的下導管,該下導管由該上橫流式塔板往下延伸,且包括該等壁面的其中二者,其係以隔開及平行地延伸之關係來定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對的上橫流式塔板及下橫流式塔板,其中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係一由該下橫流式塔板往下延伸的側面下導管。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對的上橫流式塔板及下橫流式塔板,包含排放開口,其在一位置被定位於該下導管之壁面中,以允許液體通過該等排放開口及至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另一者的塔盤板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對的上橫流式塔板及下橫流式塔板,包含一入口嵌板,其被定位來關閉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的底部及藉由該壁面所支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對的上橫流式塔板及下橫流式塔板,其中該下導管之壁面直立地延伸於該等塔盤板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對的上橫流式塔板及下橫流式塔板,其中該下導管之壁面包含直立地延伸的上部及亦直立地延伸的下部,且係由該上部偏置達一轉折,以致該下導管的下部與該頂部相比較具有縮減之水平橫截面。
[8] 一種質量轉移柱,包括殼體及開放的內部區域,在該內部區域中,複數對平行地延伸的上橫流式塔板及下橫流式塔板被以直立地隔開之關係來定位,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每一者具有一塔盤板,該塔盤板設有孔口及下導管,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包括一弦狀壁面,該弦狀壁面由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往下延伸至低於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在下面者的塔盤板;及排放開口,其在一位置被定位於該壁面中,以允許液體通過該等排放開口及至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在下面者的塔盤板上,其中該壁面被連接至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與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在下面者的塔盤板,且為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與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在下面者的塔盤板提供結構性支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質量轉移柱,其中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係中心或偏心的下導管,該下導管由該等上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往下延伸,且包括以隔開及平行地延伸之關係來定位的該等壁面之二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質量轉移柱,其中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係一由該下橫流式塔板往下延伸及具有該壁面的側面下導管。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質量轉移柱,包含一支撐環件,其被鎖固至該殼體的內表面及支撐該等上及下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之周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質量轉移柱,包含螺栓連接條棒,其被鎖固至該殼體的內表面及接合至該壁面之相對端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質量轉移柱,包含入口嵌板,其被定位來關閉該等下導管之至少一者的底部及藉由該壁面所支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質量轉移柱,其中該下導管之壁面直立地延伸於該等塔盤板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質量轉移柱,其中該下導管之壁面包含直立地延伸的上部及亦直立地延伸的下部,且係由該上部偏置達一轉折,以致該下導管的下部與該頂部相比較具有縮減之水平橫截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質量轉移柱,其中該等下導管包含一在該等上橫流式塔板之每一者上的中心下導管、及被定位在該等下橫流式塔板之每一者的相對端部之側面下導管,且其中該中心下導管包括以隔開及平行地延伸之關係來定位的該等壁面之二者,且該等側面下導管之每一者包括該等壁面之其中一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質量轉移柱,其中該等中心下導管及該等側面下導管之每一者包含一入口嵌板,其被定位來關閉該相關聯的中心下導管或側面下導管之底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質量轉移柱,其中在該等中心下導管之每一者中,該入口嵌板係藉由該相關聯的中心下導管之壁面所支撐,且在該等側面下導管之每一者中,該入口嵌板係藉由該相關聯的側面下導管之壁面所支撐。
[19] 一種在質量轉移柱中使用下導管來支撐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的方法,該下導管被定位在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上,且具有由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往下延伸至低於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在下面者的弦狀壁面,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沿著該壁面的所有或實質上所有該弦狀長度,將該壁面的上邊界鎖固至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其中一者的塔盤板;及沿著該壁面的所有或實質上所有該弦狀長度,將該壁面的下邊界鎖固至該等橫流式塔板之在下面者的塔盤板。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在質量轉移柱中使用下導管來支撐橫流式塔板之塔盤板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該等塔盤板之周邊部份支撐在圓周支撐環件上,而該等圓周支撐環件被鎖固至該質量轉移柱之殼體的內表面;及將該下導管之壁面的相對端部支撐在螺栓連接條棒上,而該等螺栓連接條棒被固定至該殼體的內表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66817B|2017-01-21|支撐質量轉移柱內鄰接的橫流式塔板之下導管樑的使用及涉及其等之方法
JP6125606B2|2017-05-10|物質移動カラムで使用するためのクロスフロートレー及び支持システム
US6736378B2|2004-05-18|Contact tray having tray supported downcomers
JP5844393B2|2016-01-13|物質移動カラムの内部構造物を支持する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
CN107519658B|2020-06-02|用于气体/液体接触塔的塔板组件
US20190046894A1|2019-02-14|Chordal wall support system for cross flow trays in a mass transfer column and method involving same
KR102207506B1|2021-01-27|피켓형 액체 유동 장벽을 갖는 접촉 트레이 및 이를 수반하는 방법
KR101586874B1|2016-01-19|가스-액체 접촉 기구용 하강관
US20210197106A1|2021-07-01|Inlet vane device and vessel containing same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3561834B|2016-12-21|
MX2013011102A|2013-10-17|
ES2686332T3|2018-10-17|
RU2597098C2|2016-09-10|
EP2709740A4|2015-04-08|
TWI566817B|2017-01-21|
BR112013028014A2|2017-01-10|
CA2830934A1|2012-11-22|
RU2013155463A|2015-06-27|
KR101879899B1|2018-07-18|
JP2014516781A|2014-07-17|
KR20140037063A|2014-03-26|
JP6082731B2|2017-02-15|
CA2830934C|2018-11-13|
EP2709740B1|2018-06-20|
US8944418B2|2015-02-03|
WO2012158683A3|2013-01-24|
BR112013028014B1|2020-07-07|
WO2012158683A2|2012-11-22|
SG194808A1|2013-12-30|
EP2709740A2|2014-03-26|
MX340602B|2016-07-18|
CN103561834A|2014-02-05|
US20120292791A1|2012-11-22|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BE579015A|1958-05-31||||
DE1223803B|1962-02-28|1966-09-01|Julius Montz Fa|Waerme- und Stoffaustauschkolonne|
US4208360A|1978-12-26|1980-06-17|Belyakov Viktor P|Mass exchange apparatus|
US4547326A|1981-02-27|1985-10-15|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Gas liquid contacting tray|
US5091060A|1990-09-10|1992-02-25|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Fractional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method for its use|
US5244604A|1992-04-02|1993-09-14|Uop|Packing-enhanced baffled downcomer fractionation tray|
US5223183A|1992-04-02|1993-06-29|Uop|Baffled downcomer fractionation tray|
JPH06198103A|1993-01-06|1994-07-19|Hitachi Ltd|気液接触装置|
US6588735B2|2000-02-16|2003-07-08|Shell Oil Company|Gas-liquid tray|
RU2230593C2|2000-07-25|2004-06-20|Юоп Ллк|Ректификационная колонна, содержащая набор фракционирующих тарелок, комплект фракционирующих тарелок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в колонне фракционной перегонки и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тарелок в колонну для фракционной перегонки|
EP1330297A1|2000-10-23|2003-07-30|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maatschappij B.V.|Column for counter-currently contacting vapour and liquid|
US6575438B2|2001-06-13|2003-06-10|Sulzer Chemtech Usa, Inc.|Stepped downcomer apparatus and vapor-liquid contact apparatus with same|
US6736378B2|2001-06-18|2004-05-18|Koch-Glitsch, Lp|Contact tray having tray supported downcomers|
US6783120B2|2001-10-09|2004-08-31|Uop Llc|Multiple downcomer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tray and process|
US7028995B2|2002-07-29|2006-04-18|Koch-Glitsch, Lp|Vapor-liquid contact trays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CN101143266A|2002-07-29|2008-03-19|科克-格利奇有限公司|汽-液接触盘及使用这种盘的方法|
US6746003B2|2002-08-26|2004-06-08|Amt International, Inc.|Gas-liquid contacting apparatus|
EP1706189B1|2003-12-22|2012-05-30|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Gas-liquid contacting tray|
US8070142B2|2008-01-24|2011-12-06|Amt International, Inc.|Downcomer distributor|
US8191870B2|2008-08-13|2012-06-05|Koch-Glitsch, Lp|Cross-flow tray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US8235362B2|2009-03-31|2012-08-07|Uop Llc|Fluid distribution to parallel flow vapor-liquid contacting trays|
BR112014020558B1|2012-03-12|2021-02-23|Koch-Glitsch, Lp|Montagem de bandejas para uso em uma coluna de transferência demassa|BR112014020558B1|2012-03-12|2021-02-23|Koch-Glitsch, Lp|Montagem de bandejas para uso em uma coluna de transferência demassa|
CN103432764B|2013-08-05|2015-05-13|北京泽华化学工程有限公司|多降液管塔盘和具有其的板式塔|
DE102014215438A1|2014-08-05|2016-02-11|Basf Se|Kolonne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von fluiden Gemischen|
CN104606908A|2015-02-05|2015-05-13|苏州市科迪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用于板式塔的驼峰式桁架梁及其组合|
CN106474758A|2015-11-25|2017-03-08|衡阳屹顺化工有限公司|一种缓冲型蒸馏塔|
WO2017143141A1|2016-02-18|2017-08-24|Koch-Glitsch, Lp|Chordal wall support system for cross flow trays in a mass transfer column and method involving same|
DE102018100573A1|2018-01-11|2019-07-11|Rvt Process Equipment Gmbh|Kolonneneinbautenbefestigungswinkel|
US10953342B2|2018-02-28|2021-03-23|Uop Llc|Clip for supporting vessel internal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CN111803990B|2020-06-28|2021-09-21|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一种板式塔及板式塔盘加固方法|
CN112452291A|2020-10-27|2021-03-09|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一种错排双层撑板及塔设备与应用|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201161486645P| true| 2011-05-16|2011-05-16||
US13/470,498|US8944418B2|2011-05-16|2012-05-14|Use of downcomer beam to support adjacent cross flow trays within a mass transfer column and process involving same|
[返回顶部]